引雁归巢!英德实施六大行动,引570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
2023-08-17 20:12:59 南方Plus

这个夏天,在广袤的英州大地,出现了许多年轻人的身影。英德24个镇街与相关职能部门利用暑假节点,广邀大学毕业生和在读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走访企业、了解政策、交流座谈,了解家乡的变化与未来蓝图,激起广大青年学子反哺家乡和回乡就业创业的热情。


(资料图片)

英德抓住暑假学生返乡的“窗口期”,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实地观摩和座谈交流活动。

今年以来,英德依托“1+24+N”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体系这个主平台,精准施策、通力协作,开展大学生“雁归”实名服务、岗位开发、创业扶持、直通高校、人才集聚、氛围营造等“六大行动”,以最实举措、最优服务,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雁归”效果初显。

抛出引才“绣球”

吸引570名“归雁”就业创业

暑假期间,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红心向党、筑梦前行”筑梦实践队聚焦“百千万工程”,前往西牛镇开展麻竹笋产业调研和电商直播助农。讨论直播流程、拍摄直播预告、设置抽奖环节……大学生们发挥各自所长、通力合作,实现了“线上”屏幕“红心”飘飞,“线下”订单源源不断,在镜头前为麻竹笋“打卡”。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学生直播带货麻竹笋。曾德勋 摄

“同学们非常专业、也非常努力,直播效果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期待接下来同学们有更精彩的表现。”大学生“三下乡”团队带货完,英德华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发出感慨。

英德组织大学生走访参观企业,了解当地企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英德抓住暑假学生返乡的“窗口期”,通过各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实习实践、实地观摩和座谈交流活动,持续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岗位、平台,厚植英德“唤雁归乡”“筑巢迎雁”的浓厚氛围。

“家乡养我育我,毕业后就一直想着怎样才能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我在村里担任电脑操作员,很开心能为乡亲们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也很感谢乡亲们对我工作的认可。”日前,在石灰铺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召开的“归雁返乡”主题交流座谈会上,返乡从事基层治理工作的“归雁”代表彭路娣分享了自己回馈家乡、反哺家乡的心得体会。

今年,英德市委人才办制定了《2023年英德市巩固拓展提升大学生“雁归计划”行动方案》。《方案》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英德“1+24+N”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体系为主要平台,通过实施大学生实名服务、岗位开发、创业扶持、直通高校、人才集聚、氛围营造等“六大行动”20条工作举措,全力推动大学毕业生返(来)清、返(来)英就业创业。

8月11日,团英德市委、英德高新区、东华镇、望埠镇等6个东乡片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织50名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大学生及返乡创业青年代表,走进英德高新区(东华镇)实地观摩,了解现阶段英德工业发展情况及人才政策,让青年们重新认识家乡、认真规划未来、扎根故乡奉献。

英德结合乡镇战略定位、本地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资源建设特色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常态化走访联系大学生、常态化推荐政策岗位、常态化营造氛围,分领域分地域有针对性开展“雁归”活动和人才活动,推动人才引育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英德依托县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已举办183场活动,实地走访大学生8000余人,掌握意向回清大学生2138人,吸引570名英德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投身英德工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学子返乡创业

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最近,链嘉乡(广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雪艳格外忙碌。她不仅要处理公司日常桑叶菜线上线下的销售,还要准备新研发的桑叶护肤品的新品发布会。

李雪艳是英德市石牯塘镇返乡创业青年代表之一。她的家乡三联村是蚕桑专业村,有8000多亩桑田。

2021年,从城市回到乡村的李雪艳创立链嘉乡(广东)食品有限公司,以发展家乡蚕桑产业为起点,助推蚕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什么会选择回乡创业?李雪艳说,一方面,她从深圳辞职回来英德后,曾在英德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工作过,对英德的创业环境以及创业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对此,她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她家三代从事蚕桑行业,有一定的技术与基础。

在李雪艳及家族的带动下,石牯塘镇蚕桑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桑树种植面积达1.3万亩(产值破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户桑农就业增收。

李雪艳正在采摘桑叶菜。谭永生 摄

“蚕桑产业链条很长,要往深加工、精深加工挖掘才能有效提升蚕桑产业效益”。回到家乡的李雪艳并不满足现状,于是,2022年又创立广东木光子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新技术应用在蚕桑系列食品饮料、蚕桑美业大健康、蚕桑宠物粮食等领域,促进产、学、研、用+文旅深度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蚕桑产业创新发展。

李雪艳创立的公司在当地带动效果显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公司成功申报“一村一品”项目,获得奖补资金64万元,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撑。

近年来,英德市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积极为广大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青年搭建共享创业资源、交流创业经验的平台,全市创业热情逐渐形成、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成效逐步显现。一批批从英德“走出去”的学子乡贤,像李雪艳一样,又回到家乡,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现在买一送一,直接两个一起买更优惠,要的扣‘5’……”在英德市波罗镇更古村,返乡创业青年陆春潮正在进行英石的直播带货。 陆春潮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22年返乡探亲时,在村干部上门宣传“雁归计划”就业创业政策影响下,决定利用自己的电商直播知识和技能回到家乡创业。

“英石虽然是小众产品,但其在石头市场久负盛名。波罗镇有着丰富的英石资源,非常具有市场前景。”陆春潮告诉记者,目前,他已与4名志同道合的波罗镇青年组建了一支直播团队,累计直播约120场次,拍摄视频34个,直播人流量在5000到10000之间,成交量约5000单。

“希望当地的竹笋、番薯、芋头能够通过直播的模式走进千家万户,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现在我们也在努力,想招募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把网络直播电商做起来。”谈到未来的打算,陆春潮表示,他计划组建一支更大更专业的直播团队,推广波罗镇本地特色农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波罗镇乡村振兴。

搭建高端平台

人才总量居清远市前列

今年6月,英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英德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二十条举措》,推动全社会加强引才育才留才力度,释放用人主体活力,以高质量人才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英德在不遗余力引“雁归”的同时,也聚焦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平台建设力度。

赵崇真是一名90后大学毕业生,现任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品控管理员,是广东省工匠高级工程师、清远市科技特派员、“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成员、茶叶加工技术领衔人。回到英德的他,多次与团队共商如何发挥茶叶种植、加工技术优势,提高英德红茶种植和加工技术,提升茶叶产品附加值,促进茶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英红镇因遭遇特大洪水,部分茶园受损严重。赵崇真与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实地指导恢复生产工作,抢救受灾茶园面积约800亩,直接为受灾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约20万元。

今年4月,英德为广东奥克莱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英德市匠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举行揭牌仪式,并开展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这意味着英德再添2个省级博士工作站。

“初到英德时,遇到了不少烦心事。多亏人才驿站的工作人员,不仅上门宣讲政策,还帮我理顺了人事档案、社保关系和党组织关系等事情,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和妻子能够安心留在英德工作。”广东奥克莱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邵双喜博士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到英德工作以来,邵双喜推动集团深耕技术研发,主营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33.23%。同时发挥“以才引才”作用,推动广东省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粤北分会在奥克莱集团成立,为加强企业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技术项目对接及相关产业链合作奠定了基础。

2021年,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广东埃力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上市工作,助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优质平台的搭建,也让埃力生公司成功筑巢引凤。去年,该公司便引进了一批优质的研究生。

90后的黎文杰是新引进的海归硕士研究生,他坦言,选择留在英德工作主要是看中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当地的人才政策。“一方面,现在公司正在开展上市工作,其产品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英德的人才政策相当给力,除了人才补助以外,还多次开展人才学习培训,目前我正准备申报中级工程师的职称。”黎文杰说道。

近年来,英德打破高层次人才引进限制,深入开展“英州计划”“雁归计划”,做到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全市在库人才总量达1371人,其中清远市高精尖缺人才总量96人,高职称人才1263人,人才总量居清远市前列。

【撰文】陈咏怀 谭永生 通讯员 英组轩 团英德市委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陈咏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