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编我孤陋寡闻了吗?盲盒又有了新玩法!
近日,“剩菜盲盒”开始流行于年轻人当中。目前,成都已有多个APP可以购买“剩菜盲盒”,有使用者介绍,手速慢了,还会抢不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这里的“剩菜”并非指打包客人吃剩的饭菜,而是指商家将临过期的食物,或当天打烊前未售完的食物,随机组合搭配成“盲盒”的形式出售给顾客。
这两年,随着盲盒市场和相关消费的兴起,不少商家便利用“开盲盒”这种形式抓住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对于“剩菜盲盒”,其最大优点当然是“便宜”,有消费者在某平台购入11.9元的面包盲盒,开出了一大一小两个面包,生产日期均为当日,两款面包原价总和近40元。以约三分之一的金额买到了当日生产的品牌面包,的确十分优惠。
然后,因拆盲盒的心情就像开彩票,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取到未知的神秘感。吃饭前收获一波惊喜,也的确能给生活增加一丝新鲜感,自然会被“安利”到。
另外,这种方式还能一定程度上食材的社会面浪费。众所周知,餐饮商家并非每天都能在打烊前售罄产品,与其倒掉,不如将剩余食材打包成“剩菜盲盒”打折出售,既能减少损失,又能减少浪费。正如 一位网友所说:“ 省钱的同时还节约粮食,何乐而不为呢?”
但话说回来,“剩菜盲盒”能风靡多久,光靠形式创新是不够的。要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还是离不开质量保证,所谓形式可以“ 盲”,质量不能“盲”。比如有网友提到的,“剩菜盲盒”火了,但商家们是否清楚,不是所有食品都可以加入到“盲盒大军”,如果是面食、快餐或是带汤水的新鲜食品制成盲盒,就很有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还有, “剩菜盲盒”并不是过期食品,但也是临期食品,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剩菜盲盒”的销售,平台和商户确实存在“不退不换”的共识,若拿到非新鲜食品不愿食用,也只能选择扔掉,吃个哑巴亏。 “剩菜盲盒”会不会又成为商家打擦边球的保护伞?
总的来说,“ 剩菜盲盒”还是个新鲜事物,但只要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就必须跟上。相关部门要与时俱进,对这类事物要具备必要的敏感度, 创新举措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做好与之相关的教育、监管工作,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 | 人民网四川
责编 | 高红霞 编辑 | 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