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播:“四提四强”提振县域经济发展“动能”
2023-03-01 21:11:16 中国县域经济报

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兰州市红古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产业提质、项目提速、招商提效、环境提升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产业提质”强根基

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红古区立足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目前已建成花庄万亩精细蔬菜、穆祥德千头优质肉牛等“三万五千”特色种养基地8个,重点打造金砂台肉羊、北山台肉鸡、杨家坪肉牛、平安台生猪等5个高效养殖产业链条,普格台、金砂台、北山台、格楞台、河湾台等6个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链条,新庄台、罗金台、八虎台等3个优质果品产业链条。

全区新型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64万亩,产量达到27.82万吨、产值达到13.19亿元,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80万头(只、羽),畜牧业产值达到1.2亿元,畜牧业在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8%以上。同时,加大“雨露香果”“鑫源”等“甘味”品牌的推广力度,重点打造“河湟时蔬”区域共享品牌,新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3个,加快“红古核桃”“高原皇菊”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的运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些富有县域特色的产业,有效带动了全区其他产业有序发展。

“项目提速”强融合

“以县域经济带动乡村振兴,融合是关键。”红古区围绕项目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通过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以项目实施牵引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尽快启动实施投资3204万元的农业产能提升、2148万元的有效衔接、1000万元的1000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1200万元的农村户用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太阳能+辅助热源)推广、投资4513万元的鑫源航天科技等5个项目。

今年,红古区将争取实施投资58亿元的山台地泵房改造建设、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花庄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红古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花庄镇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红古镇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等6个项目。同时,谋划实施投资13.26亿元的红古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红古区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园区2个项目。

“招商提效”强后劲

立足现有特色产业优势,红古区突出项目招商工作,以项目带动其他产业的有序发展。在积极做好储备项目摸底的同时,加大了对正在谈、有意向的项目及时纳入项目库的工作进度。先后外出拜访伊利集团、中植集团等大型企业5家,争取实施兰州伊利乳业扩规提能、中植生猪二期等项目,持续提高畜牧业产值。

同时,在壮大龙头产业,提升竞争力中,继续扩大延长甘肃荷斯坦奶牛繁育中心、兰州农发集团、甘肃大有公司等企业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力争年内完成兰州市大行农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项目,引资千万元级农业企业2个,年内培育营业额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个,培育龙头企业2家。

“环境提升”强颜值

以县域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红古区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承载力与吸引力,在破解长期制约县城和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瓶颈的过程中,通过深化“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建成乡村建设示范村2个,联动打造“形态美、 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美丽田园乡村。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109国道沿线风貌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年内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50座,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并持续强化农村清洁供暖设施建设,年内完成1000户农村冬季取暖热源清洁化改造任务。系统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促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4%,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6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2%以上。真正实现生态更优良、乡村更秀美、产业更兴旺、治理更有效、 生活更美好的美丽乡村。(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文尧)

相关新闻: